2025年10月22日中午,当阳光洒满弘德楼 205 教室,应用技术学院学生党支部 “寻访家乡的那抹红” 实践活动也正在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以“探寻家乡红色记忆,筑牢精神奋斗根基” 为核心,四位入党积极分子用PPT、故事讲述的方式,带领大家走进河南洛阳、湖北孝感、河北邯郸与河南信阳的红色土地,带领同学们感受自己家乡红色记忆的深厚底蕴。

图为丁逸同学在汇报
丁逸同学以《探寻孝感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为题,梳理孝感的革命脉络抗日战争中,这里是重要的抗日根据地,鄂中革命烈士纪念馆里的展品,记录着军民共抗外敌的决心;王新亭将军故居、中共孝感市特别支部旧址等遗址,更是革命起步的见证。孝感的红色精神,是坚定信念、英勇无畏的见证。

图为张子仪同学在汇报
张子仪同学以《探寻家乡的那抹红——信阳红色印记与风物》为主题,将把我们的目光引向信阳。她介绍了新县首府博物馆里近万件文物背后的故事,讲述红二十五军从何家冲出发长征的“北上先锋” 传奇;还将视角延伸到当地文化,从信阳毛尖的“茶味初心”,到新县板栗从 “红军粮” 到 “致富果” 的转变,让我们在品味家乡风味的同时,感受红色精神对乡村振兴、民生发展的深远影响。

图为张明娟同学在汇报
张明娟同学以《寻访家乡的那抹红——一座古都的赤诚印记》为题,讲述洛阳的红色脉络:抗战时期,洛阳是豫西抗日根据地重要部分,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等遗址见证先烈热血;新中国成立后,“焦裕禄精神”“工匠精神” 推动许多企业成长,成为“中国制造的脊梁”;如今满城 “红马甲” 志愿者与 “洛阳红” 牡丹,让红色精神焕发新活力。让大家认识到洛阳的“红” 是奋斗、是信仰,更是代代相传的希望。

图为王端同学在汇报
王端同学以《穿越三千年:邯郸的文明根脉与红色传承》为题,她先讲述邯郸作为战国赵国都城的文明印记,再聚焦烽火岁月: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里刘邓使用过的桌椅、油灯,左权将军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用文物图片与场景还原,展现邯郸“燕赵儿女忠勇担当” 的红色基因。同时,她还结合邯郸当代传承红色精神的实践让大家看到三千年古城的红色活力。
一段演讲,承载着两地红韵;一次相聚,凝聚着青春信仰。家乡的红色印记,从来不是陈列的过往,而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愿我们带着这份来自家乡的“红”,在往后的日子里,既做红色记忆的守护者,更做红色精神的践行者,让薪火在脚下的土地上,永远明亮、永远滚烫。
文字:许博傲
责编:薛玉茹
审核:田真、赵悦


